籍山鎮
【概
況】
籍山鎮總面積172.1平方公里,轄22個村委會、15個社區,戶籍總人口數13.54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數8.68萬人,常住人口約18萬人。完成財政收入
3.4
億元,同比增長
70.4%
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
9.5%
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
8.39
億元,同比增長
50.7 %
;社會固定資產投資
14.25
億元;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
6.21
億元。CQ9传奇电子官网公司機動車整車及零部件循環利用科技產業、CQ9传奇电子永興米業有限公司永興生態農業、蕪湖茂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汽車塑料零部件生產、金華瑞恒家居有限公司高端工藝品等億元以上項目
4
個,發展動能持續集聚。
【要素保障】
完成縣重點水利工程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(三標、五標、七標)土地房屋征收;完成宏金華府、老一小、環城南路農貿市場、奎湖路、互通改造、市民服務中心北側、惠民北路、禹州工業園、潤福家園南側等地塊凈地交付;保障開發區韻達綜合體、中科微至二期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;完成城東駕校、水環境項目、燕山路等地塊清表,累計完成征收合同簽約備案
378
戶
5.46
萬㎡。完成陽光花園七期
514
套、金街華府二期
132
套安置房分配結算;政府自建安置房辦證
6883
套,完成率
91.25%
;順利保障南二變
220
千伏城區配套
10
千伏線路項目征地和臨時用地需求;有力保障CQ9传奇电子城區
ppp
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推進。
【社會保障】
2021年,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
95%
以上,政策普惠度持續提升;城鄉居保參續保率達
90.7%
,人均繳費水平
636
元;發放城鄉居保養老金待遇
1.57
萬人,
6819
名失地農民生活得到保障;累計發放低保、特困供養、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資金
4020.4
萬元,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有力保障。
【鄉村振興】
打出“云菇小鎮”農業特色品牌。圍繞“一鎮一業”發展規劃,大力發展食藥用菌產業,積極推動扶持政策落地,成立蕪湖云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誠信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領頭企業,實現幫帶作用。節約集約用地,擴大種植規模,利用閑置畜禽圈舍、連棟大棚發展層架式香菇;提高技術能力,轉變種植方式,與安徽科技學院建立層架式香菇栽培技術服務合作關系。全鎮香菇種植主體共
29
家,新建地菇大棚
15.4
萬㎡,建成菌棒廠
2
個,生產地菇菌棒
197.92
萬棒。層架菇試點建設有力推進,完成
9000
㎡畜禽養殖場改造,
3
個連棟棚改造層架菇種植大棚正在建設,配套冷凍庫順利啟用,鮮菇已于
10
月正式上市。
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。突出群眾主體作用,圍繞農村環境“三大革命”和“五清一改一提升”,推動鄉村風貌提升。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
37.42
噸,整治亂搭亂建
410
處,開展宣傳教育志愿服務活動
295
次,參與人數
1.04
萬人次。通過氛圍營造、入戶走訪等方式,提高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。建立“
11422
”農村戶廁后續管護服務機制,實現戶廁管護長效常態,完成戶廁管護
1
個服務總站、
4
個分站建設。完成
2013
年以來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
7544
座農村戶用廁所排查,有效推動整改面全覆蓋。
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。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房地一體發證工作,完成
8000
余本不動產權證登簿發證工作及
1.68
萬戶農村宅基地權屬調查和數據庫的建立。推動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,完成CQ9传奇电子
2020
年第
6
批次、
2021
年第
2
批次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三連等
5
村村莊拆遷復墾任務,拆除房屋
219
戶、
2.85
萬㎡,復墾村莊
217
畝,周轉指標
204
畝。完成倉溪等
5
個村廢棄坑塘、園地、林地整理項目,新增耕地
70
畝。推進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,計劃總投資
1100
萬元,完成先進村林東自然村、三連村雷塘自然村規劃編制工作,雨污水基礎建設完成
80%
,環境綜合提升工程正在招標。暢通鄉村道路,完成
8.5
公里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道路硬化。保障住房安全,完成房屋安全信息錄入改造農村危房
34
戶。完成聯城濱河新村二期安置房項目主體建設。推動水利設施建設提標升級,
2021
年水毀水利修復工程建設項目已全部進場施工,預計春節前完成任務;《
2021
年縣政府投資項目中期優化調整計劃》龍門橋工程已進場施工,完成總任務
30%
,北埂、龍頭排澇泵站工程已完成招標程序。鞏固城鄉供水一體化成果,智能水表安裝全面完成。
【生態環保】
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加大環保工作宣傳力度,不斷增強群眾環保意識。持續做好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。按照“五定”要求開展網格化巡查監管工作,嚴厲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焚燒秸稈等違法行為,實現“水、氣、土壤”共治,有效改善全縣空氣環境質量。全力推動南青線沿線生產經營單位、
205
國道周邊散亂污企業整治,整治“散亂污”企業
89
家。深入實施河(湖)長制、林長制,扎實開展“清三河、治六水”專項整治“大干
60
天”攻堅行動,著力鞏固提升生態優勢。落實長江大保護,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行動,做好禁捕退捕漁民轉產。全面實施“百村千樹”工程,完成人工造林
640
畝,建成森林防火應急道路
2.23
公里。
【文明創建】
堅持以爭創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,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深化。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建設,集中舉辦道德講堂
6
次,受眾
1300
余人;深化志愿服務融入創城活動,常態化開展“你點單
我服務”志愿模式,有效打通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關心群眾、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
1100
余場次,直接受眾
5
萬余人次。深入開展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和“好人成名”道德實施工程,獲評南陵好人
8
人,中國好人
1
人。堅持以雨污分流、公共環境整治為重點,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,已完成竣工驗收
66
個,完成初驗
8
個,正在建設
2
個。創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,完成
15
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
“
三分、二定
”
新模式試點建設。深化居民小區管理,建立居民小區聯點共建網格化管理體系,居民小區文明程度不斷提升。
【社會治理】
堅持立體型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機制,強化應急處置機制,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。有序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順利完成縣下達任務數。加大小服裝廠、煙花爆竹、工貿、砂石、危化品等企業安全生產檢查力度,整改并消除安全隱患
130
余處。開展校車行駛路線安全隱患排查,消除安全隱患
10
余處。扎實推進皖南商城消防隱患整改。加強敬老院日常管理工作,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。建立健全社會救助體系,對全鎮范圍內流浪乞討人員進行清理登記。推動基層武裝部“提檔升級”,完成鎮級武裝部和
37
個村居民兵連規范化建設。嚴把征兵關,為部隊輸送優質兵源
40
人。